当前位置:首页 -> 赏古寻珍

赏古寻珍

唐十一面观音石造像

发布时间:2020-04-29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801 次

唐代是我国观音信仰的高潮时期,西安为唐代都城,武后时期造像尤多,西安宝庆寺

(华塔寺),佛造像收纳在该寺的砖塔、佛殿内,作为盛唐时期佛教雕刻的代表性作

品而声名远扬。但石佛群的大部分已流至国外。


宝庆寺华塔为六角七层,高23米,塔的第二层每面都镶有武则天时期白石造像,以佛龛

形式的浮雕呈现。这批造像十分精美,表现了盛唐时期的典雅华丽。清末至民国年间,

寺院被毁,惟有塔存。塔中原供奉有大量的石刻佛教造像,部分已散失海外,存于西方

各大博物馆。


宝庆寺散于海外的几尊高浮雕十一面观音石像——

现存宝庆寺唐代造像中,共有7座十一面观音像,全部在海外。在日本和美国各博物馆。

以在日本的最多,且最精美。


▼东京国立的宝庆寺十一面观音

在唐代,十一面观音信仰走向了高潮,出现了2臂、4臂、6臂、多臂等各种十一面观音

造像。此尊为2臂十一面观音造像,右臂高举,左臂垂下,一手提净瓶,一手持杨枝。


头大颈短,未戴天冠,主面之上,其余菩萨面共分三层排列,第一层5面,第二层共4

面,最上层正中1面,共计11面。


已散失海外,存于外国各大博物馆中的几尊宝庆寺菩萨,皆端秀娴静,体态丰满,五官

秀美,衣褶流畅自然,为世俗的唐代女子像,具备唐代菩萨形象特征。


▼另一尊

东京国立有2尊,这是其中另一尊,此尊不似上一尊精美,此外,奈良国立有1尊,根津

美术馆有1尊,另三在尊美国。

这些碑的高度普遍在一米上下(此尊整体高度109.0 整体宽幅34.0 整体纵深13.5 

像高85.5)


唐代菩萨普遍以侧身立,臀部偏侧的“s”形,此尊菩萨直立身,臀正。

腰细露脐。


▼波士顿博物馆的十一面观音造像

此菩萨主面之上这十个面都是菩萨面,表情并无分别。

菩萨面相端庄丰满,双耳垂肩,薄衣贴身,佩璎珞,珠宝饰品庄严全身,赤足立于束腰

莲花宝座之上,左手上举持杨枝,右手自然下垂持净瓶。



关于观音十一个头面之象征意义,一说以为以左右十面表示因位十地,最上一面表十一

地佛果,以便使一切众生转明为十一品,得十一地佛果。藏传佛教则有一说,罗刹鬼有

十个脑袋,非常狂妄自大,观音变成十一个头,将其降服(《造像量度经》)。

十一面观音,别名大光普照观音、密号慈愍金刚,是密教六观音之一。但其形象在我国

佛教题材中出现的时间似乎较晚,虽然早在北周时期有高僧就已经翻译出了十一面观音

经典,但没有证据表明当时已经出现了十一面观音造像。从目前的发现来看,十一面观

音的形象在我国大量出现的时期应该在唐代。


▼美国费瑞尔美术馆一尊

遗留的几尊造像极为相似,此尊雕工最为细腻,毁坏最为严重的一尊。


火焰纹尖舟形头光,两侧各一生动的飞天,菩萨法相庄严,发髻丝丝可见,精美绝伦,

就连璎珞臂圈等饰品都雕刻细腻。

▼根津美术馆的一尊

十一面观音不同的面相体现了不同的因缘,而每一种因缘便是一种特殊的法门,以不同

法门度化不同众生,自然被广大信众乐于接受


说明:
此文章转自网络,其内容未经核实,

如有侵权,敬请来电告知,我们将及时删除。
联系电话:189 3925 8986

分享到:
打印此页】【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