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> 新闻动态

新闻动态

洛阳名人故事(7)|民国元老张鈁的“千唐志斋”藏墓志

发布时间:2020-11-03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409 次

   张钫(1886-1966),字伯英,号友石山人,河南新安县人。他在青年时期就参加孙中山领导同盟会,清末从陆军部速成学堂炮兵科毕业后,任陕西新军的炮兵排长,成为辛亥革命时期陕西新军起义的策动者之一。民国成立,任陕西陆军第二师师长。1917年,孙中山发动反对北洋军阀的护法运动,次年,于右任、张钫分别任陕西靖国军正、副总司令。三十年代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路军总指挥,解放战争时期在川西策划起义,是一位具有爱国思想的开明人士。建国后曾任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,l966年5月病逝于北京。1986年,其子女将骨灰归葬新安铁门“千唐志斋”故园。

  张钫身为军人而能文,早在1920年就编订《历代军事分类诗选》。1922年,资助新安县设立县志局续修县志,创办铁门小学校。1931年为河南国学专修馆校董。1934年春,购买《万有文库》《四部丛刊》《四部备要》多部分赠铁门、新安、洛阳,偃师、南阳等地设图书馆。他酷爱金石书画,与康有为、章太炎、于右任、李根源、王广庆等交往,一起鉴赏和考证文物。在这方面于右任、王广庆对他的影响较大,对于他后来收藏洛阳出土唐墓志石、创设千唐志斋给予了不少的鼓励和支持。

  

  清末以来洛阳邙山出土的北魏墓志为人珍视,争相购置,但数量更多的唐墓志石却弃置于田间村头,无人问津。张钫的新安同乡王广庆早年随张在陕西从军反清,留学日本回国后曾任河南大学校长,研究国学极有建树。在1931年春季怂恿张钫搜集已经挖出来的墓志,运到铁门老家保存。1950年王在台湾撰《洛阳墓

葬与志石》,追述千唐志斋藏志与名称由来云:“近来洛阳唐志出土者,为数极多……余促邑友张氏蛰庐斥资,托郭君玉堂从事广收以存史料,数及七八百方时,又名其嵌置之室曰‘千唐志斋’,民国二十三年至吴,请余杭章太炎先生为之篆额。”

   1964年,张钫回忆‘千唐志斋”兴建的情况时说:“我的老朋友和老部下有时来看我,有的要送我点钱,给我三千五千的都有。我要这些钱没有什么其它用处,因我热爱石刻墓志,所以就把这些钱交给郭玉堂先生,委托他给我在洛阳代买石刻墓志。郭玉堂先生酷爱石刻墓志,为购买收集这些墓志历尽了千辛万

苦。当时洛阳盗墓风极盛,邙岭一带古墓大部被盗掘一空,珍贵文物大都被倒卖出国,唯有这些墓志因体重无法运出,多不被重视,有的甚至作墙基或作他用。郭玉堂先生跑遍了邙岭各个角落,把这些墓志收买后用牛车运到洛阳车站,然后用火车运到铁门。”

  曾经给千唐志斋运送过墓志的孟津小梁村人石庚寅先生回忆说:“铁门千唐志斋是张伯英的管家吴树德负责修的。给千唐志斋收石头,洛阳的主管是郭玉堂,他找手下的人去办。我家和他是亲戚,我父亲在邙山各村收石头(墓志),1块现洋买1块石头,大的字多的两三块钱买1块。民国二十一二年,我十四五岁,帮着运,我家的铁脚(轮)车上插着二十路军的小白旗去洛阳,没人敢抓车。拉到北关的火车西站,找站上的人卸车点数就走了。运1块石头给1块现洋,铁路管车人叫李少白。孟津张岭村的马根清、马宽照父子俩从张岭一带往洛阳运石头。三十里铺的郭玉清(老四)的兄弟郭老五也在方圆左近村里收运石头。邙山上三里五村的,在哪儿买下,就用哪村的牛车拉,有些让亲戚家帮办,或者让进城拉末子粪的车稍带,挣个脚力。”洛阳人李西发先生回忆说:“民国19年我在洛阳军官训练班毕业后曾亲自运过石头。我和郭玉堂住城里县前街是街坊。当时张钫在洛阳,由我把郭领到洛阳铁路总务段长李少白处,对李说,郭是张老总请来的,让他们接洽运送墓志的事。墓志送到运货的西车站,在郏鄏寺街。积够一车皮了,由李少白调车运到新安县铁门镇。”郭玉堂是孟津刘坡人,他对洛阳出土历代石刻墓志和拓本,广为收集,用力甚勤,与王广庆、张钫等私交颇谊,故张钫委托他收购墓志。他在《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》中写了一些收购唐代墓志转给张钫运到铁门的情况。


  20世纪20年代,张钫在铁门镇西北隅购地建园,时康有为来访,为题曰“蛰庐”。30年代,张钫在园内建造砖券窑院,将收集的墓志分排整齐地嵌在15孔窑洞3个天井和l道走廊的里外墙壁上,章太炎题榜也镶砌在廊外墙醒目处。1935年,郭玉堂编《千唐志斋藏石目录》由上海西泠印社印行。藏石计1578件。后经变乱,未镶砌上墙的藏石略有散失。建国后为政府收管,更名为千唐志斋博物馆。

  由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武志远、郭建邦编《千唐志斋藏志》(上下册,文物出版社1984年)可知,现斋内收藏历代墓志1346件,其中西晋1、北魏2、隋2、唐1191、五代22、宋88、元1、明30、清2、民国7件。此外尚有墓志盖19件,造像、经幢、碑碣以及书法、绘画等54件,总计各类藏石1419件。公布原石拓本,极具史料价值。


  建国前洛阳出土的唐代墓志约3000方,大部分留存国内,少数流散海外。而铁门保藏的唐墓志是全国数量最多、最集中的地方。张钫先生以其一人之力,保存大批祖国文物的功绩千古不朽。

--本集完--

说明:

此文章转自网络,其内容未经核实,

如有侵权,敬请来电告知,我们将及时删除。

联系电话:189 3925 8986

分享到:
打印此页】【关闭窗口